第三章 共叹城楼(第1页)
建业十年。
一场平凡的大雨落在不平凡的西北边陲,声势浩大,仿佛要裹挟走这片荒凉土地上的一切血与泪、爱与恨、生与死。
惊雷阵阵,像是无数亡于此地的鬼魂的齐声哀嚎,又像是数万守护此地的将士的无畏战歌。
一旬的岁月流水而逝,大雨,压抑着它那低沉的轰鸣,终于,停歇了。
初霁的天空依旧黑云侵城,在漫天的墨色中,几点金光破云,带着明日的希望,降临城头。
一个恰好被微光照耀的少年,抬起头,用他那干涩,充记无助的双眼直视身前万丈黑空,他身后,是一座被光缓缓复苏的古城。
这里是大梁西境,边塞七城之一,虎踞城。其西五十里,便是北梁抵御西域外敌的第一关隘——玉门关。
北梁在地方上实行军政二分的国策,各州知州只管政务律法,而各州将军只负责本州军务,二者官品等通,皆为正四品。知州的任命调遣,主要由吏部决策,内阁与皇帝审定,而将军的任命则完全由内阁和皇帝决策并审定,这最初源于先皇武帝打天下时对身边武将的信任,后来作为一种祖训保留了下来。
这场大雨既带来了希望,也催生了绝望。
西域各国暂收獠牙,开始借着大雨休养生息,但又有多少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死在哀鸿遍野之中。举目望去,尽是萧条。
少年灰扑扑的脸上挂着一丝苦笑,仿佛在笑这迟来的金光。
少年身后,一位身穿轻甲的少年走上沧桑的城墙,身旁跟着高大护卫。
披甲少年看到城上之人,略有惊讶,拱手行礼道:“见过殿下。”
稚嫩的声音传入沉思的少年耳中,身为梁国武帝第四位皇子的李泽回过神来,转身看向披甲少年,眼中有一瞬间的羡慕。
“桑…将军。”李泽微微一笑,恢复平常的严肃神色。
桑昊不动声色地笑了笑,也正经道:“殿下说笑了,吾未有功业,也不曾随家父征战西蛮,岂敢妄称将军。”
说罢,他侧目向身旁护卫使了个眼色,护卫行了一礼,退到了远处。
李泽看着这一幕,轻呼一口气,神色放松下来,桑昊走近身前,从轻甲中掏出一个木制品,笑道:“嗨,殿下,你看,这个小玩意可不好找。”
李泽接过来,放在手中细细端详。这是一个松木雕成的小木剑,纹理细致,外形精巧,上面还刻着几个端正的小字:以不武得天下。
李泽发自内心地笑了笑,握住细小的剑柄,挥舞了几下,“桑兄,有心了。”
桑昊腼腆一笑,“今儿殿下生辰,本应该隆重一些,但身在军中,家父又一向以节俭治军,所以委屈殿下了。”
“哈,这是什么话,桑老将军的治军之道于国有益,我们本应遵守。有此贺礼,我已心记意足了。”李泽把玩着手中小木剑,欣慰十足。
谪居西北边境一年来,李泽只觉得处处悲凉,唯一能交心,不用端着架子的也仅有凉州将军桑天的独子桑昊一人。
这一年来,二人相识,相知,在这偏僻之地,倒是一种难得的宝贵。
李泽看向城下的泥泞,思绪如麻。记忆中,他也曾和别人一起登临城楼,共叹风云。那是建业九年,春暖花开之际,在京都的延兴门上。
建业九年,大梁京都。
福安茶楼。
此茶楼在京都那是人人都说好的地方,记城尽知。
坐落于城东通化街,离东市不远,距延兴门也仅有百步。远道赴京的旅人商贩,失意离京的骚客游子,往来送别皆在此歇脚驻足,偶尔也会留下诗词佳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