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5章(第1页)
现在看,这大汉还有一手篾匠的手艺。竹编一侧是个八仙桌,桌上放着个老式的提梁茶壶和倒扣的茶杯。
郑杰快步上前,将那些竹编收拢到一起,而后拉开椅子,先扶着自己师傅坐下后,才又热情招呼齐鸣,给几人倒上了茶水。
他们这对师徒也早就知道齐鸣来意,所以那把金桃皮刀鞘和玉质长命锁,也都被放到了桌上。
齐鸣坐下后,抿了口茶水,便也直入主题,指着桌上的两件东西,问道:“善慧大师~”
他这才起了个头,善慧却是打断道:“叫大师,实在愧不敢当。这儿不是真庙,我也不是真和尚,你直接叫我善慧,或者我俗家姓郑,称呼我一声老郑也都行。
我老头子还要点脸面,你要喊我大师,我听着实在不自在。”
善慧语气带着调侃,搭配他慈眉善目的面向,很有亲和力,自我介绍完,他也没等齐鸣再问,自顾自解释道。
“你是想问这些东西来历吧。这两件,确实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,来历清白,你可以放心。”
“那您老的祖先,真是郑成功?”齐鸣好奇追问。
善慧点点头,脸上带着股骄傲:“族谱上是这么记载的。真要追溯,应该是老祖的第六子,郑宽这一脉。”
因为事先就知道东西和郑成功有关,所以齐鸣来之前也是做足了功课的。
郑家人丁兴旺,这位国姓爷生前光儿子就有10个,其中四子和十子早夭外,剩下的都活了下来。
他回忆了下,才犹豫的道:“我记得,有史书上记载,这位郑宽是不知所终了才对啊。”
郑家在清初历史上,地位特殊,加上离的也不算久,所以不管是史书,还是地方县志,对郑成功的几个儿子的记载都挺全。
10个儿子里,除了早逝的2个,剩下8个儿子在清朝接管台湾后,大儿子郑经受到康熙皇帝册封承袭了延平郡王的爵位。
剩下6个,也都接受了康熙的受封,唯独第6子郑宽的去向是不知所踪,蹊跷的很。
善慧听齐鸣这么说了,目露回忆,缓缓道:“书上怎么写的我不知道。只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讲,祖上是不满长房弑父夺权,所以找了个机会逃了出来。
逃回大陆后,又不想投靠清朝,所以就在福州地界找了个地方隐居了下来。这两件东西就是那时候剩下的。
其实一开始祠堂里不止这两件,我记得还有一套盔甲,烛台,香炉等等,但都没留住。大概是被某个跟我一样的不孝子孙,拿去卖了吧。”
“您老不必这么说~”齐鸣听出了善慧语气里的自嘲,但也不知道怎么安慰,只能随口应付了句。
好在这时候有人转移了话题,郑杰在善慧说完后,他就惊疑的道:“师傅,您说<长房弑父>,那被杀的不就是郑成功?”
“家里老人是这么说的,至于真假~”
善慧看向了齐鸣,眼神里也有求证的意思,也想听听外人的说法。
不止是他们这对师徒,小龙也是竖起了耳朵,想听听齐鸣怎么说。
齐鸣抿了口水,回忆了下才道:“要是按正史记载,郑成功是在收复台湾那一年,因为水土不服,患上了类似疟疾或恶性风寒一类的病症,病死的。
但是,这说法,信的人不多。因为那年国姓爷才38岁,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。
而且他从小生活在日本,长大后也是在福建广东一带活动。福建和台湾的气候环境都相似,说因为水土不服患病,有点牵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