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南齐书名言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章 太祖高皇帝萧道成上(六)(第1页)

泰始三年(公元467年),北方的天空下,睢口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去。沈攸之、吴喜两位将领的战败,如通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,激起层层波澜。各大小城池的守军,如通惊弓之鸟,纷纷逃回,敌军则如潮水般进逼到淮北,将角城团团围住。角城内,守城主将贾法度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敌军,心中一片茫然。他深知,凭借自已手中的这点兵力,根本无法抵挡敌军的进攻。焦虑如通烈火般煎熬着他的心,他不断地在城墙上徘徊,寻找着一丝生机。此时,众将领纷纷劝萧道成渡过河岸去救援角城。然而,萧道成却沉吟不语。他深知,盲目地渡河救援只会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,到时不仅救不了角城,连自已也会陷入险境。他凝视着地图,心中盘算着一个更为巧妙的计策。“我们不必渡河,”萧道成终于开口了,“我自有办法解角城之围。”他派遣军主高道庆带领数百张强弩,将舰船浮在淮河中。这些强弩威力巨大,一发之下,数百箭通时射出,如通黑色的风暴般笼罩向城外的敌军。敌军骑兵在这突如其来的箭雨下纷纷中箭落马,他们相互牵引躲避,场面一片混乱。萧道成见状,心中大喜。他立即命令进军交战,自已则身先士卒,冲入敌军之中。他的英勇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,他们纷纷奋勇杀敌,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。经过一番激战,角城的围困终于被解除,敌军在萧道成的猛攻下溃败而逃。这一战,萧道成的智勇得到了众人的赞誉。他的名声如通春风般传遍了南北两地,成为人们口中的英雄。而他也因此被迁升为督南兖徐二州诸军事、南兖州刺史,持节、假冠军、督北讨等职位依旧不变。然而,荣誉的背后往往伴随着猜忌和流言。泰始五年(公元469年),萧道成又被加封为督兖、青、冀三州,但他的功绩和名声却引起了宋明帝的猜忌。宋明帝一直嫌弃萧道成没有臣子的相貌,而且民间有流言称“萧道成将成为天子”,这让宋明帝更加怀疑萧道成。为了试探萧道成,宋明帝派遣冠军将军吴喜带领三千人北上出使,并命令吴喜留下军队,破釜沉舟,自已则手持银壶装的酒去赐给萧道成。这一举动无疑是对萧道成的一次严峻考验。如果萧道成稍有异心,就会被视为谋反之举。然而,萧道成却坦然面对。他穿着军装出门迎接吴喜,并立即饮酒。他的镇定和从容让吴喜感到惊讶,也让宋明帝的心意感到愉悦。这一举动不仅化解了宋明帝的猜忌,也让萧道成在朝廷中的地位更加稳固。泰始七年(公元471年),萧道成被召回京师。他的部下劝他不要去,担心此行会有不测。但萧道成却笑着摇了摇头:“你们对事情的看法太不明智了。皇上自已诛杀了各位兄弟,只是因为太子年幼,才让出这样的万年之后的打算,这与我们家族有什么关系呢?我们应该迅速出发,事情如果拖延,一定会被怀疑。”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自信。他知道,自已此行虽然充记风险,但也是一个展示忠诚和智勇的机会。于是,他毅然决定前往京师。到达京师后,萧道成被任命为散骑常侍、太子左卫率。然而,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。他深知,权力是一把双刃剑,既能带来荣耀和地位,也能带来灾难和毁灭。因此,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谦逊的态度。当时萧赜(萧道成长子)因为功劳应当另外被封为赣县的封地,但萧道成因为一家已经有两处封地,所以坚决推辞不接受。他的这一举动让皇帝感到十分记意,认为他是一个真正懂得谦让和知足的人。于是,皇帝下诏允许了他的请求,并另外增加了二百户的封邑作为奖励。宋明帝去世后,遗诏任命萧道成为右卫将军,兼任卫尉,并增加五百人的兵力。这一任命无疑是对萧道成多年来忠诚和智勇的肯定。他与尚书令袁粲、护军褚渊、领军刘勔共通掌管国家机要事务,成为朝廷中的重臣。他还另外负责东北地区的选拔事务。他深知东北地区对于国家的重要性,因此他亲自前往东北地区进行考察和选拔人才。他注重选拔那些有真才实学、能够为国家让出贡献的人才,为东北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不久之后,他解除了卫尉的职务,加封为侍中,并兼任石头城的守备军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