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大师你看这鬼纯不纯?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889章(第1页)

齐鸣看到他那纠结的样子,干脆再加一把火,开口道:“你既然是合肥的,那肯定去过李鸿章故居,你觉得有多大?一个当官的,要是不贪,光靠工资能建那么大房子吗?其实古代当官的,贪点也正常,这叫和光同尘,大家都贪,你要是不贪,还混不成高官。但是关键这老头不但自己贪,还拉着全家人贪。他的功劳之一就是洋务运动,当时最有代表的四家军工公司,李鸿章主导创办了3家。因为是军工企业,李鸿章坚持<疑人不用>原则,企业管理人全是自家亲戚。在他的公司造的枪,每一支都要比进口的贵7两白银,但是造出来连李鸿章自己的淮军都不装备,最后还是要从外国进口。当时为了发展本国工业,全是花大价钱,从英国买的最先进的设备。那种设备甚至能帮清朝,造出当时最先进的加特林机枪,但最后却全部用来生产一种要两个人合力才能使用的老式抬枪,你知道为什么吗?”“为什么?”张奥很不理解,能造更厉害的谁会造弱的,这有违常理。“理由很简单,当时国内技术水平低下,想造枪,光有机器还不行,还要高薪聘请外国的专业人才。但李鸿章的那些亲戚们,又怎么舍得让外国技师赚这钱,所以这种高薪职位全部招的自家人,自家人没技术,但工厂总要生产,便全部生产这种落后的东西充数。李鸿章有个旧识叫容闳,他曾经估算过,李家当时的全部资产,大概是4千万两白银。以那时候的购买力,换算成现在的货币差不多600个亿不到点。”说着,齐鸣又指了指张奥手上的信,道:“跟他一个级别的左宗棠的资产是2万两。1李差不多等于2千左。直到民国,华夏最大的轮船公司,还是李鸿章孙子掌管的。”“嘶~齐哥,这个还你算了。”张奥知道,齐鸣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骗他。这会儿他有种偶像塌房的感觉。“怎么?他不是你偶像吗?”齐鸣继续调侃着他。看在他俩是老乡的份上,他其实都是收着说的了。现在还有的人吹,李鸿章和周总理是华夏近代最出色的外交家,听到有这么写的文章和视频,齐鸣都想给作者俩耳光。拿李老头跟总理比,简直就是侮辱总理。要不是左宗棠坚持,新疆都要被李鸿章送给法国人了。为啥清末那会儿,所有外国人,都喜欢指定李鸿章来协商谈判,八国联军的时候甚至指名道姓的要李鸿章。还不是这老头好说话,加没下限。外国佬要求什么,李鸿章基本都答应。有时候为了自己利益,这老头卖起国家来那叫一个干脆。甲午战争后,李鸿章提出了一个<联俄抗日>的主张,得到了清朝认可后,这老头就兴冲冲的跑到俄国,签订了《中俄密约》。按照这份条约,黑龙江和吉林,基本上就成了沙俄的地盘。这份合约沙俄没费一兵,没开一枪,是清朝主动送过去的,简直就是世界外交史上的奇葩。而合约之所以签的如此顺利,原因也很简单,李鸿章从沙俄回北京时,除了那份密约,还带了好几个大箱子,里头装了整整2百万卢布,算是他从俄国拿回去的特产。就这种德性,说他的外交能力跟总理媲美,简直就是在抹黑总理。还什么晚清四大中兴大丞,帝国修补匠,到了今天,居然还有人觉得,这老头是替腐朽的清王朝背负骂名,简直可笑。“你确定不要了?”齐鸣再次晃了晃手上那张信纸,看向张奥。张奥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,那眼神就跟看草纸一样。齐鸣又看向小龙,还不等他开口,小龙就已经摇头。“行了,这么拿着也不方便,找家店,把这信纸封装起来。这古玩城里,应该有装裱的店。”将信纸重新夹进书里,齐鸣拍了拍屁股起身。张奥赶紧收拾了下那堆连环画,也跟了过去。三人就近找了家店打听了下,很快就在3楼找到了家名叫吴记的老店,是专门做装裱的。到店的时候,正好没什么人,店主是个70多岁的老人,慈眉善目的,看到齐鸣几人也是热情招呼。看到齐鸣拿出的那几页信纸,老人除了赞叹了两句好字外,也没大惊小怪。书画界有:三分画,七分裱的说法。不过齐鸣这就是几页信纸,又不是大幅字画,也就没那么多讲究,经过和店老板的商量后。齐鸣选择了镜心得装裱方式。所谓镜心,就是将书信放在托纸后,直接用镜框封装,三封信,装进三个镜框。做好了选择,老板便笑问道:“小哥,镜心的话简单,2个小时应该就能完成。你是在这儿等着,还是出去逛逛?”“那麻烦老板你了。我坐不住,还是出去再转一圈。”齐鸣说完,朝着张奥使了个眼色。小伙子脑瓜子很灵,一接收到信号,就装出副手疼脚疼的模样,开口道:“齐哥,我有点走不动,要不你们先去逛,我在这儿坐会儿?”“嗯,休息好了,来找我们。”店主人,人老成精,他们演的这点小把戏,是何用意,心里门清。但人家是客人,而且防人之心不可无,第一次来店里,谨慎点才是常态。所以他不但没有生气,还很热情的招呼张奥坐下,还让店里学徒给他上了杯茶。张奥也没客气,捧着茶杯,抿了两口后,就嬉皮笑脸的走到老板身边,看着他装裱着几张信纸,以此保证这几页信纸不会脱离他的视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