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嫡女重生太子妃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33章 小姐,属下…(第1页)

“只是本小姐看你天天了无踪迹的模样,不忍让你带着新人,日日守在府中。”“既然你有此意,那明日起,你便跟着府中管家去黑市选几个人,交给你一手培养吧。”毛二蛋本是连连点头,听了这句话后,眼眸猛的瞪大。有些不敢相信道:“小姐,属下日日跟在小姐身边,没有功劳,也有苦劳啊。”“你不能坑属下啊,属下…属下…”毛二蛋越说神色越委屈。沈妙言面带笑意:“行了,先顾好眼下之事,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。”“那小姐,抓人之事还得您决断,属下只能抓一个。”沈妙言冷哼一声:“既然来了,本小姐就不能白走这一趟,这三人,我都要。”“酒楼房间内那个,你就不用管了,自然有旁人去对付他。”“屋中那个老太医,你们谁都不用管,且让他跑出去,有些真相还得指着他说出来呢。”沈妙言随手指了指旁边的一个暗卫,开口道:“一会等事情结束了,你拿着匕首,和本小姐演一出戏。”沈妙言让人拿了梯子,爬到屋顶最高处。看着对面医馆里两人的动静,对身边人开口道:“盯紧他们,半个时辰后,你们行动。”“毛二蛋,你和他们一同去准备,那个和老太医接头的,务必要抓住。”毛二蛋面色认真,开口道:“小姐放心吧,属下现在就带他们将各个出口都封住。”“咱们来个瓮中捉鳖,关门打狗…”沈妙言有些不耐烦的对他挥挥手:“快去,快去…”毛二蛋走后,沈妙言才轻声吩咐道:“影子,去抓酒楼那个人,看好他。”“本小姐让他活着,必要时刻直接将他的手脚废了便是。”一道虚无缥缈的应答声发出,随后便没了动静。暗暗隐藏在周围的毛二蛋等人,看了看沈妙言的手势,蜂拥而出。将医馆里的人牢牢抓住,却一时不防,在回去的路上,让两人挣脱了绳索,都跑了。老太医蹑手蹑脚的缩在了胡同旁不起眼的竹篓内,将自己倒扣里面,一动不动。不过多时,便追出来几个暗卫:“主子说了,那个接头人比较重要,给我搜,一定要找到她。”几人视线落在了那个竹篓上,互相对视一笑,便离开了。老太医拍了拍胸口,惊魂未定的瘫坐在地上,待休息片刻后,轻手轻脚的往偏僻的小胡同走去。小胡同旁宅院后有个狗洞,只要他爬进去,就进了自己的院子了,到时候就安全了。另一边毛二蛋带着几人,硬生生将那个接头人的头按在了地上,按在了沈妙言的面前。沈妙言翘着二郎腿,看着被人死死按在地上的接头人。此人单看体型有些微胖,并不高,黑色的披风将他整个人笼罩住,头上戴着黑色的兜帽。沈妙言俯下身子,伸手扯下了接头人的兜帽。她勾唇一笑,用手抬起那人的下巴,开口道:“好久不见,张嬷嬷。”张嬷嬷挣扎了下,随即蔑视的看了沈妙言一眼,冷哼一声,并不理会沈妙言。沈妙言却毫不在意,小口珉了口茶,开口道:“本小姐一直以为张嬷嬷虽然满肚子下作手段。”“却是个忠心护主的人,看来,本小姐是高看你了。”“本以为我那个继母身边再不济,也能有一两个自己的心腹。”“没想到不仅被身边之人苦苦骗了多年,竟连是别人放在这里的棋子,自己都不知。”张嬷嬷恶狠狠的盯着沈妙言,神色如毒蛇般:“沈妙言,你莫要挑拨我与小姐之间的关系。”沈妙言柳眉轻挑,微微一笑:“张嬷嬷可真是让本小姐刮目相看啊。”“不仅为自己真正的主子在别人旁边真心假意的蛰伏多年,更是身怀武功。”“若是谁能收了你当暗探,那可真是极大的好处。”“只是,若是让我继母知道了,不知她会如何去想呢?”沈妙言蹲下身子,对她轻声道:“她会不会一怒之下,自己去找你背后主子去理论呢?”“她会不会一怒之下,对本小姐和盘托出呢?”“她又会不会,将你藏在相府后院,负责采买的私生子千刀万剐呢?”张嬷嬷脸色大变,身体剧烈挣扎着,想要去抓沈妙言,口中喊道:“沈妙言。”“你莫要血口喷人,这是我自己的事情,与任何人都无关,李夫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。”“所有事情都是我瞒着她做的,你若想要借着我扳倒她,简直就是做梦!”说完,她又表情得意起来:“沈妙言沈小姐,不怕告诉你。”“你已经威风不了多久了,丞相府马上就要倒了,哈哈哈!哈哈哈!”“小姐!”春禾有些忍不住开口喊着沈妙言。沈妙言面上笑意不减,用手慢慢抚上了手腕上的镯子。用手指滑动着手镯,粲然一笑道:“若是本小姐没猜错的话,那个孩子是你与管家的私生子吧。”“你多年前刚进丞相府,潜伏在李若雅身边。”“为了能够迅速在相府立足,取得李若雅的信任,你总是有意无意的在管家身边,给他送点心,缝衣服。”“管家对你日久生情,本以为能这般一世求个安稳,却怎么也想不到,你是利用了他。”张嬷嬷面色微微慌乱,似是想到什么,又平静了下来,开口道:“沈小姐,你在我这里什么都得不到。”“我什么都不会说的,还是那句话,此事是我一人所为,旁人什么都不知道。”沈妙言啧啧两声,开口道:“真是好忠心的奴婢。”“只是,你以为,本小姐要是不清楚事情的真相,能安稳的坐在这个地方与你说话?”“不瞒你说,李若雅在你出来之前,就已经招了。”“你的儿子如今正在本小姐的手中呢,听闻百年前,始帝为复灭国之仇,暗中蛰伏。”“最终将仇人一百三十二口斩杀殆尽,独留那人的小儿子一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