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崇祯十五年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9章 东厂的做事风格(第1页)

吴梦明当指挥使的时候唯东厂是从,下面的人纷纷效仿。平日里东厂的人来了没人敢拦,这次东厂提督亲自到来更没人敢拦。王之心也习惯了,不等锦衣卫通报便直接闯入。李若琏眉毛一挑,随即脸上堆起笑容:“王提督大驾光临,李某未能远迎,恕罪恕罪。”齐聚文学王之心虽然在心里瞧不起李若琏,但还是陪笑道:“李指挥使说笑了。来人,把东西抬进来。”说罢,两个厂卫抬着一个大箱子走了进来。“这是?”“指挥使大人莫要推脱,这是咱家(za二声)的贺礼,祝贺李大人高升!”李若琏刚想拒绝时想起了皇上的话:有人送礼你就收,转手给朕拿来。他点点头,“王提督你我都有要事缠身,有事直接说吧。”“嘿嘿!”王之心干笑两声,“成国公朱纯臣有什么罪?”李若琏愣了下,“成国公犯有欺君之罪被你们关押,王提督何出此问?”“怕陛下借钱,谎说家中没钱就犯欺君之罪,你觉得这个理由能说服天下人吗?”李若琏怔了怔,不由得看向王之心。是啊,如果以这种理由下狱抄家,好像没什么说服力。当时朝堂混乱才没人帮他说话,现在去留已定,勋贵和大臣们肯定会想办法反击。“王提督的意思是...?”“朱纯臣可以是刺杀陛下的凶手!”李若琏心中大震,一句话不说。王之心微微一笑:“陛下如果想杀朱纯臣,昨天在朝堂上就砍了。如果不想杀,只抄家就行,何必给他定一个欺君砍头的罪?”“现在既不杀,也不放,是为什么?”李若琏还是不说话。“陛下没杀他只是担心罪名不够充分!李指挥使是个聪明人,知道该怎么办了吧?”李若琏眯着眼,明白了王之心的险恶用心。皇上让他短时间内破案,他破不了案便想把罪名安在朱纯臣身上。如此一来,既能破案,又能讨皇上的欢心。李若琏轻轻摇头:“王提督想多了,朱纯臣被你们关押,刺杀一案也由东厂负责。你若想审,随时都能审,与我锦衣卫何干?”王之心皱了皱眉:“李指挥使好像误会咱家了,咱家此次前来只是有两个问题。”“哦?请讲。”“第一个问题,朱纯臣被困在乾清宫时,陛下遇刺前,有没有人去看过他?”李若琏想了想。昨天皇上借钱时点了五个人的名字,分别是魏藻德,朱纯臣,张缙彦,王正治和范景文。除魏藻德被砍头外,朱纯臣,张缙彦,王正治还有范景文都被留在皇极殿。家产与所说不符者,全部下狱。皇帝遇刺时,朱纯臣还在皇极殿。但在此之前确实有人和他说过话...那人不是别人,正是锦衣卫前指挥使吴梦明。李若琏表情复杂:“有,吴梦明。”王之心愣了下,由于片刻后脸色恢复如初,他继续说道:“第二个问题,咱家想知道陛下当着你的面,提到过定国公吗?”他怕李若连误会,急忙解释:“指挥使大人莫要误会,咱家只想知道陛下是否怀疑过定国公,并非打探陛下言行!”“刺客的尸体在定国公府上被发现,他身上没有留下任何证据。咱家手下的人拿着画像找了半个京师,也没人辨认出身份。按理说,定国公嫌疑最大。”“可陛下为什么不将他拘押审问,反而只让厂卫包围府邸?”“王提督的意思是?”王之心认真的说道:“咱家以为,陛下早已认定了朱纯臣是刺杀他的凶手,只是找不到证据。咱们都是给陛下办事的,有些时候不能认死理。”“朱纯臣就是凶手!吴梦明是帮凶!”李若琏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。王之心胆子太大了,竟然当着他的面把诬陷的过程说了出来。他要干什么?王之心毫不在乎,他站起身说道:“咱家把这些告诉你不为别的,只是想和指挥使大人通个气。”“这是咱家的做事风格,也是东厂的做事风格。跟着东厂走,咱家保证你荣华富贵。”李若琏心中冷笑,皇上把那些任务交给他,已经说明东厂不在锦衣卫之上了。他微笑着摇头:“王提督,吴指挥使之前跟着你们东厂走,下场好像有点惨,成了朱纯臣的帮凶!”王之心一怔,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。不过他毫不在乎,转回身一脸认真的说道:“你觉得陛下是信任你们这帮无能的锦衣卫,还是信我们这些内臣?”“你可以不跟着东厂走,但后果自负!”说罢,王之心高傲的转过身,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了出去。李若琏捏紧双拳,盯着他的背影动了杀机。......乾清宫。朱连让人去司礼监将这几天的题本,奏本全都拿来。题本不多只有寥寥数十本,奏本的数量直接攀升到上百之多。明朝所有奏疏先送至内阁,内阁大臣阅览后,写出内容大概,既“引黄”。随后阁臣用小票写出奏疏的应对方案,既票拟。紧接着大臣会将“引黄”和“票拟”贴在奏疏上,呈递给皇帝。皇帝会在大臣“票拟”的奏章上用红笔“批朱”。在明朝的中后期,朱批大部分都有秉笔太监来“批红”,皇帝只要语音发话即可。同意的“批红”,不同意的退回内阁让其修改叫“改票”,不知道如何处理,但是感觉内阁给的意见不满意,暂时留下来不处理的叫做“留中”。第一次当皇帝的朱连当然不会放过批红的权利,他拿着红毛笔一本本翻看。王承恩站在旁边负责传递奏疏。批完题本后,朱连拿起奏本。第一本就是替成国公求情的,说什么成国公祖上劳苦功高,看在当年与成祖皇帝南征北战的份上绕过他。第二本还是求情的。第三本...第四本...一百多本都是求情的。魏藻德已死,现在被关押的人有成国公朱纯臣,前兵部尚书张缙彦,前户部左侍郎王正治。奏本中给朱纯臣求情的最多,其次是张缙彦,最少的是王正治。内阁的票拟意见基本都出自李邦华一人之手。票拟权本来是内阁大臣集体拟票,再交给皇帝。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,拟票的权力落到首辅手里。李邦华给的意见很明确:治成国公的罪,砍张缙彦的头,灭王正治的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