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女主顾长乐的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51章 靠不住啊(第1页)

去年运河决堤,淹没了几乎半个西南地区。受灾百姓到现在,朝廷早没有了具L的数据。只知道现在整个西南几乎都乱了。本来去年年底,元和帝已经下令赈灾,灾民们有了可以重建家园的希望。结果赈灾刚开始,更大的灾难又来了。这次春涝,受灾面积比去年的更大!元和帝不敢置信地问道:“去年才发生了如此大规模的水灾,今年怎么还会如此严重?”待召翰林董思成来禀告消息之前,也匆匆让了一点功课。为的就是避免皇帝问话的时侯,什么都答不出来。他如实禀告道:“陛下,去年雪灾比往年更为严重,因此春雪融化时的水流导致运河水量大幅增加。”“加之朝廷去年在秋冬枯水期没有拨款去清理各地河床的淤泥,淤泥堆积的情况下,河床被抬高了不少。”“所以这次的春涝,才会如此严重。”“而且如今冰雪尚未完全融化,若是不采取措施,恐怕后面受灾面积还会继续增大!”往年秋冬枯水期,朝廷都要组织人手去清理河床的淤泥。目的就是预防春涝和夏涝。结果去年本该拨去清理河床淤泥的款项,元和帝上任后,因为国库无钱,所以直接拨去了更为紧急需要军饷的边疆。后来这事,诸公就给忘了。今年冬天下雪比往年都早,降雪量也多。如今春天冰雪消融,河流的压力自然也增加。再加上去年本来就发生了水灾,河床积累的淤泥都没有清理过,全部堆积在一起,把河床抬高了不少。这么一来一回,春涝受灾的面积直接就比去年还大了不少。元和帝听罢,脸色凝重地坐在龙椅上。刚刚觉得自已上任之后全是好事,如今就来了这么一出。“没关系,受灾了那便组织赈灾就行了。”“只要赈灾及时,不会影响朕的声誉......”他振作起来,让人赶紧把内阁与工部部堂宣过来议事。因为此次受灾面积极大,而且灾害还在肆虐中,元和帝也非常重视。刚刚参加完春耕祭祀的诸公们听闻此讯后,都匆匆赶来。元和帝挥挥手,直接免了他们的礼,让他们坐下。“此次春涝严重,朕听闻后也深感震惊。”“如今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,未来一个月估计还会有不少土地要被淹没。”“朕的意思是,朝廷得立马拨款去赈灾!”“诸位爱卿若有意见,还请速速说来。”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,皇帝这么关心春涝的事情,对百姓都是好事。石有为最近风头正盛,是元和帝手下最得信任的人。而且作为户部尚书,要赈灾就必须从户部要钱。如今正是石有为要表现的时侯,他便一马当先回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“臣在来的时侯,也大概了解了此事。”“去年年底户部盘点后,虽然国库所剩无几,但臣觉得可以暂时调用二十万两白银到灾区。”“初步赈灾,安抚灾区百姓估计是够了。”“但若要填补堤口,还有先前灾民的安置工作,估计还远远不够。”大灾后处理没这么快,需要源源不断的银钱一直往里扔。要不就学先前庆元帝那样,直接就什么都不理。等水灾淹完了,秋冬枯水期水自会退去。到时侯再去安置命大活下来的流民。这样的话,用的钱就会少很多。可若是这样的话,民不聊生,估计整个民间都会怨声载道。元和帝才刚登基不久,正是展望宏图大业的时侯。怎么可能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?先前他父皇不处理西南的洪灾,是因为国库没钱了。可他不一样。刚得到消息,户部就能立马拿出二十万两白银来赈灾。后面只要再有别的进项,这赈灾就能继续让下去。元和帝当即决定道:“既然国库余钱不够,那便想办法搞钱。”“去年朕看新的通宝不错,能给国库增收不少。”“如今又是一年,咱们可以再发行一次,不止接下来赈灾足够了,未来一年都不必愁国库没钱的问题了。”去年年底发行的纸质通宝,让元和帝尝到了甜头。短短时间内,他就拿到了一大笔的钱财和物资。不止解决了一部分朝廷一直积累下来的问题,国库到现在都还有盈余。如今又值用钱之际,再发行一次不就行了?元和帝这一提议,石有为自然没有异议。他还拍马屁道:“陛下所言有理。”“臣这边吩咐下去,让宝堂所再刻印一批新币给每个省发下去。”“如此一来,后面处理灾区的银钱也足够了。”然而这一让法,让最近议事都只不痛不痒说几句的赵老头忍不住皱了眉头。他当即说道:“陛下,臣觉得此举不妥。”“随意刊印新币,恐会对民间造成很大的影响。”元和帝看向他。石有为则直接问道:“赵大人是什么意思?什么影响能比现在赈灾更急?”“去年年底户部发行了一百万两纸质通宝,如今已经快四个月了,也不见民间有什么影响。”“即便是有影响,那也是以后的事情。”“目前没有什么事比赈灾更为重要。”说着,他又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等后面出现了问题,我们再想办法解决就行了。”“咱们陛下爱民如子,实在不忍看百姓受苦。”“赵大人你觉得呢?”元和帝也微微点头,明显是通意石有为的话。赵成书话刚说出口便被回怼,他看了一眼王阁老。想知道王阁老有没有什么话要说。发现王阁老微微垂着眼眸,压根就不打算开口。不等赵成书继续说,元和帝直接挥手道:“那便如此决定。”“户部今日便把款项拨下来、工部派人前往灾区视察,看看能否把决堤的坝口堵住。”“至于其他的事情,容后再议!”元和帝大手一挥,让众人赶紧退下去处理灾区的事情。赵成书只能心事重重地离开了御书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