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5章 从不曾给过他的亲密(第1页)
先前罗总兵的人马都落在了殿下手里,后头又不断招扩训练,如今京中与附近驻扎军士四成是齐王的人,御护军与东宫亲卫加起来才不过二成,剩下的东厂那些人又是向来作壁上观的。别说太子心惊胆战,只怕圣上也不能安睡。除非殿下不介意往后一辈子都背负一个谋逆篡位的罪名,否则这个时候还是要忍气吞声一些,听旨做出退让。大盛重文轻武,民间风气亦是迂腐。许多文人从骨子里信奉嫡长君臣那一套,不太能接受能者上位的理念。偏偏这些人簇拥又多,还酸倔,砍了一个激化催生出十个来。像这样的土壤,名不正言不顺得来的位置也很不容易坐稳,多的是甘愿被利用牺牲的傻子跟随所谓“天义正道”队伍添乱,到时候别说对外御敌了,自家内部都应付不来。大盛这些年虽有长进却依旧算不得十分强盛,外敌仍在,暂时经不起内里大乱。这也是为什么齐王明明有着随时推翻那两位的实力,却不急着这么做的原因。他平时看似狂妄嚣张,其实做的事都是踩着线的,当然,王妃的事除外。晏煜廷把美人们都打发离开,道:“这些跳出来的不过是台前戏子,你们盯紧明华宫那边,其他的不用管。圣上心中有大盛一切都好说,若他老糊涂了只为一己私利,我也自有道理。”幕僚们唯唯应诺。倘若是曾经的他,这会儿或许会上那边的当,现在他还有什么要害是看不清的。本来还打算等些年再动手,既然东宫那边这么迫不及待自取灭亡,那他也不一定非要挑所谓最好的时机,就提前含笑收下这份大礼吧。声讨齐王一事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,几乎无人不知。就连裴府里的下人们也忍不住私下议论,可一见着主子们或者是赵嬷嬷他们,便不敢再提起一个字了。在府里议论外头的事是忌讳,尤其那齐王的事更是忌讳中的忌讳,绝不能让夫人听到。沈琼芝也无心管外头,除了看孩子学夏文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想办法弥补囤粮花费的亏空。裴玉朝也知道她囤粮一事,让她尽管用府里账上的钱。沈琼芝答应了,却不敢用太多。如今夫妇间几乎无话不说,她自然知道每年账上那一大笔惊人花销是做什么的。养军队极其耗费,又是根本之事,她不能顾此失彼。横竖做生意是她的老本行,还有往日所不及的便利庇护,不多赚些说不过去。沈琼芝结合上辈子的经验考虑许久,最终决定暂时把其他不那么重要的生意都停了,集中人手与娘家人合作,单开一条专贸丝布走西洋的门路商线。沈家在与京相邻的青州本就有许多常年合作的桑户与织户,人情关系都是熟的。此处山谷居多,地狭且瘠不宜耕种,人多以蚕桑为生。但成气候的大户很少,多是散的人家,产出不稳,收入也受限。沈琼芝直接在当地设统收的商行,不但收本地人的东西,又买下许多房屋集在一块儿作为丝房,雇人手统一采集喂养纺织,大大提升了效率与收获。因沈家的名头在商行中风评极好,大家看这架势便知道少说几年内货物是不愁卖的,便大胆地增种桑树,留蚕种。有心扩充但没本钱的也不愁,丝房那边大方表示钱物他们出,只要他们肯出力增产,将来卖货时再扣也不迟。这个消息一出,许多失去田地的闲人,附近州府的流民,还有遭灾或者北边逃难的人都渐渐往青州来了。这些一无所有的人只剩一条命,这丝房待遇极好还不是死契,沈家出了名的仁厚,这样好的机会,谁不肯来碰碰运气呢?